他確實需要這些人,讓郵市儘快變得有吸引力,變成他可以隨意出入提款的銀行。
事實上正是如此,一切都像寧衛民期盼和預計的那樣順利。
俗話說,財帛動人心啊,有錢能使鬼推磨。
當這幫人真的對郵市裡撈錢,產生了炭火團一樣炙熱的心思後。
下一步,他們果然主動求著寧衛民,想要再加大投入。
當寧衛民爽快答應他們之後,又發現這幫人變得更聽話,更好用了。
簡直就像被看得見吃不到的胡蘿蔔誘惑拼命拉車的牲口一樣。
不但他說買什麼,賣什麼,這些人別無二話,越發心甘情願替他去跑腿兒。
就連在用車上都方便了。
別忘了,沙經理就是管後勤的啊。
為保交易順利,資金安全,當然最好莫過於在車裡進行交易。
於是每一次有人去郵市,沙經理都會利用職權,調派公車私用。
就這樣,很快,小郵市裡就開始流傳,有一幫大戶,專門開汽車來炒郵票的訊息。
完全不知不覺,資金為王的道理也開始在郵市上發揮效應。
票販子們一天天的,越來越習慣,根據寧衛民一夥兒給的價錢來定義郵票的價格。
這樣的好處當然是不言自明的,拿到了價格的掌控權嘛。
於是寧衛民在高賣低賣的對倒上,玩兒的也就越發熟練自如。
具體說來,他讓人緊盯不放,一直炒作的品種,就是生肖票裡的豬票。
因為生肖票不但籌碼極度集中,大多數都已經在他的手裡,而且具有緊密的聯動效應。
只要豬票往上竄,會同時也拉動狗票、雞票和猴票的價錢。
等於炒一個品種,就帶動了四個,讓他得以最大程度的坐享漁翁之利。
別的不說啊,在豬票炒到兩元的時候,眼瞅著猴票就逼近四十元大關了。
雞票到了十塊,狗票接近五塊。
這時候郵市上的集郵者見面,最愛問的一句話就是“你有‘猴票’嗎?”,以此來衡量對方的收藏水平。
而如果談起郵票價格,人們也總會問出一句,“‘猴票’漲到多少錢了?”
這樣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
“猴票”的身價已經能夠折射出整個郵市的行情,具有公認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但正因為如此,寧衛民此時也根本不再往外賣猴票了。
而是換了一種方式,他拿出猴票只跟別人換。
他的價碼很明確,兩張猴票換一套“梅蘭芳舞臺藝術”、“最新指示”、“領袖詩詞”、“共和國成立十五週年”。
四方聯換“祖國山河一片紅”,“梅蘭芳小型張”。
三個四方聯換“大龍”和“民國五珍”。
至於賺錢,他只拿雞票和狗票在市場上配合豬票的操作手法來進行對倒。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
其一是寧衛民用猴票能換到這些真正的稀缺籌碼。
其二是用猴票和這些珍稀票形成對標,更加確立了猴票的市場地位。
讓猴票變成郵市裡的“美元”。
其三就是這種兌換方式,可以鎖定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