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圖得本來就不是盈利,而是聚攏人氣。
他是絕對沒弄虛作假,甚至還巴不得有人能贏的頭獎,引人矚目呢。
要說他唯一動了點鬼心眼的地方,也就無非規則里加了一條。
套中過三等獎以上的人,如果還想再套,每勝一次,就必須得往後退一米罷了。
結果就憑這個,套圈兒攤兒勝算就維持在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啊。
他是既賺了人氣兒,也賺了大錢啊。
但這還不算什麼呢。
要知道,寧衛民可是連張士慧,帶羅廣亮的一干兄弟都招引來了。
他假公濟私地給他們劃分了最好的位置,那錢簡直是賺海了。
張士慧這邊,別看那些庫存的廉價菸酒是賠著往外賣的賠錢貨啊。
但出貨速度和折扣的程度可遠超平日的經營。
賠的少是賣的多,沒出五天呢,庫存就見底了。
臨時聯絡的黃新源,連夜放貨才接上。
那這樣的銷量都轉換成高檔菸酒,不都是錢嘛。
就這十五天,真頂平日裡幹一個季度的了。
羅廣亮那兒就更順當了。
本身棉織品就漲了價兒了,價錢只要賣的比商店低,不愁沒人要。
結果他們把寧衛民囤積的那些棉織品這通賣啊。
不但縫紉社庫存基本都拋售光了,就連米嬸砸手裡那些化纖布,也藉著這機會順帶手給清了盤。
算是成功寬慰了米嬸兒的心,很及時的化解了這老太太的心頭之患。
反正歸了包堆兒,這些要都算在一起吧。
寧衛民透過這廟會撈到自己手的淨收入,那差不多就達到十五萬了。
值不值?
私人合適吧?公家同樣很合適。
來逛廟會的人,是餓了吃,不餓也吃,反正逛廟會少不了吃。
品嚐各種京城風味小吃,是京城人逛廟會的一大嗜好。
而且糖葫蘆、風車、氣球、毽子、空竹、風箏等攤位是做吸引小孩子的地方。
孩子們都會來挑選自己心儀的玩意兒。
服務局下屬的飲食店、工藝品商店。
天壇公園的汽水、麵包。
甚至是那些耍手藝的私人小販,一律全賣瘋了。
瘋到什麼程度呢?
別的不提,就說冰糖葫蘆的和手工風車這兩樣東西。
作為廟會上最具代表性,也最讓孩子們難有抗拒力的東西,完全就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