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會和這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貪婪驕狂成性的人產生交集。
這種感覺,就像他白得了幾個雞蛋,磕開卻是臭的。
就像他在大馬路上撿到一張鈔票,拿起來才發現背面全是狗屎一樣。
是要多牙磣有多牙磣,要多膈應有多膈應。
為此,寧衛民不禁深深的做出了自我檢討,認清了自己的惡習——投機心理太強,什麼便宜都不想拉空!
道理是明擺著的,就像今天。
如果不是惦記著再來一次像買書畫那樣的美事兒,試圖藉助霍欣的關係一舉解決馬家花園的問題。
他哪兒會這麼憋悶,投鼠忌器地受足了鳥氣呢?
寧衛民是真的想通了,做人不能迷戀捷徑,不能太貪心了。
他記住了這個教訓。
不過話說回來了,見這一面也不光全是壞處。
畢竟弄清楚了這幫人背景的大致深淺,以後再打交道,他也就不會那麼沒底,完全被動了。
何況他的身份還是外企高層,多少有層金身護體。
而且表面上看,他的職務和利益又和這幫人關聯不大。
只要不把真正的利益暴露,主動往人家面前湊,人家也犯不著咬他一口。
另外,事物都是兩方面的。
就是垃圾也可以廢物利用,自有其價值。
就比如說,那個吳深今天就答應,這幾天會帶寧衛民去認識個人民銀行的櫃檯主任,辦他兌換一些新鈔。
別看這件事在這幫人眼裡輕而易舉,根本不算什麼。
可對寧衛民來說卻相當重要,而且是個相當麻煩的事兒。
要知道,雖然兌換鈔票是銀行的正常業務,只需耐著性子排隊即可。
可寧衛民想兌換的第三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
如果兌換完全,那就得三十多種。
而寧衛民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把手裡閒置的貨幣做個最方便的保值處理,為日後炒作錢幣提前囤積好資源。
具體說來,是他想把10元、5元面額,初步兌換十沓。
1元、2元面額兌換五十沓,2角5角面額兌換一百沓。
歷史中有“第三套幣王”之稱的棗紅一毛,最好能兌換一千沓。
那麼可想而知,能滿足他這樣的要求,就只有找像王府井,西單這樣鬧市地區大銀行的實權幹部才行。
要不是有吳深幫著介紹關係,寧衛民還真辦不成呢。
所以說,既然他反正都要花錢賣好,讓這些人佔點便宜。
那這幫人的關係當然不用白不用,也免得浪費嘛。
以更長遠的發展眼光來看,他甚至可以藉此和吳深介紹給他那個銀行主任保持聯絡,使其成為自己的人脈。
又何樂而不為呢?
正所謂,小智者,借物。
中智者,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