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那些還在做的,縫紉社是做出多少來,賣出多少。
由於這幫個體戶天天上門緊著來求。
這次就連秀水街那邊,寧衛民也沒能偏袒羅廣亮,給他們留出多少來。
當然,批發價也隨著這樣供不應求的爭搶,水漲船高的調整到二十塊。
而再次接近於翻倍的利潤,為寧衛民這神一般的操作,做了最強有力的註腳。
實話實說,寧衛民這兩千條短褲看似不少,但扔在四百五十萬人口的首都市場,也就是個濺起水花的量。
要不是這年頭資訊交流條件不發達。
服裝生產又仍是國營企業壟斷。
個體戶還沒幾個人,能脫離開一車一攤兒,單打獨鬥的行商層次。
寧衛民就應該繼續買原料,委託個服裝廠家替他大批次生產這樣的短褲。
再有十萬條,市場消化掉也不成問題。
而且弄不好還能透過被其他人效仿,形成一種席捲京城,甚至從北及南的流行趨勢。
只可惜,現實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寧衛民也就只能看著這大好機會從眼前溜走,落點蠅頭小利了。
可即便如此,這條短褲也引起了真正時尚潮流引領者的注意。
非常湊巧的,皮爾·卡頓公司設計部的一個製版師,意外地發現了寧衛民的“作品”。
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買了一條,帶到了公司呈現給了宋華桂。
隨後,這條短褲竟然還被宋華桂郵寄到法國去了。
更沒想到的是,皮爾·卡頓居然大受啟發,要根據這種配色方式設計自己的新作品。
甚至為此,宋華桂還代表大師獎勵了發現這條短褲的人五百元外匯券呢。
但這樣一來,寧衛民反倒更加不敢讓人知道,他和這批短褲有關了。
因為想想就知道,這事兒真洩露出去,宋華桂得用什麼態度對他啊?
是該罰他還是該誇他啊?
連他自己都覺得到時候局面會很尷尬,替這位大姐倍感為難。
所以露巧不如藏拙,還是裝糊塗最好。
再說法國老頭兒對他也不錯。
本身他也不好意思收人家版權費。
得了,版權上吃點虧就吃點虧吧。
誰讓他為人厚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