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相聲的人一定聽過這麼一段兒唱。
“買賣能忍,和氣生財,不分窮富,一樣看待,買賣賣的熟主道,上櫃來笑顏開,休要發睏你莫發呆,像你這樣的買賣,怎麼能夠不發財?”
說句大實話,其實這唱詞裡的“不分窮富一樣看待”,應該僅僅是一句類似於宣傳口號似的自我標榜而已。
因為想想就知道,做為商人,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怎麼可能不喜歡大客戶,目光不專注地瞄準有錢人呢?
就像寧衛民他們,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別說利潤都是從財大氣粗的人手裡得來的,就是貼補給鄰居朋友們的好處,也是這麼來的。
那他們主要精神頭兒,當然就得放在做大生意上了。
這無可厚非。
否則“殺”不了富,還如何能“濟”貧呢?
不過話說回來,有了人緣才能有財源的道理總是沒錯的。
真要有哪個商人用捧高踩低的方式去做生意,把自己對貧富的好惡都明目張膽的表露出來,絕對是個二傻子。
因為無論富人或是窮人,那都會對這樣的人性,心聲厭惡,避之不及的。
所以說,一個商人的經營手段越是高明,越能在表面上做到周到備至,討所有人的好感。
對富人既不顯出刻意的逢迎巴結、溜鬚拍馬。
對窮人也不顯出狗眼看人低的輕忽、怠慢。
也只有如此經營,才能上下兼顧、左右逢源,把能賺的錢都裝進自己的兜裡去。
很顯然,從這點上看,寧衛民同樣是一個頭腦清醒,處事精明的好樣板。
還別看他菸酒店零售業務並不真正賺錢。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作為必要的掩飾、偽裝、庫存地、商洽場所、信譽保證、回款途徑。
這家店鋪仍然對他的生意有著太多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在招待主顧的實際經營上,他照樣是熱情殷切,笑容滿面。
不但不會帶出輕忽、蔑視的態度。
甚至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的叫著,把話說得相當動聽。
明明他知道來光顧的人都圖他賣貨便宜。
他卻口口聲聲地感謝每一位買東西的人照顧自己生意。
明明有人是囊中羞澀,消費能力有限,只能一包煙,一瓶酒的買。
他卻客氣的自曝其短,說店小東西少,只能保證貨真價實,反讓對方多包涵。
即便是有人一時不便,想買東西身上又沒帶著錢。
那隻要問清是家住附近的客人,他也是急人所急,爽快的讓人先把菸酒拿走。
嘴裡還得說幾句客氣話呢。
“您什麼時候得空給送過來就行,或者等您下次來照顧生意,咱一塊算也行。咱們今後打交道不會是一天兩天的,還能彼此信不過呀。小事兒一樁,您甭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