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說趙家給的財物米家老兩口並不敢多動用了。
反過來,他們同樣需要多掙點錢,盡力攢錢,
以為自己養老傍身,給兒女留有餘地。
正因為這樣,對於眼瞅著自己存摺上的數字一天天的增長,他們一樣無限欣喜。
在替寧衛民賣衣服這件事上,他們老兩口遠比邊家和羅家還要積極許多。
至少有了這樣的外快,下次女婿女兒歸來探親的時候,他們的招待必定不會寒酸,也無需再跟趙家伸手。
多少總能給女兒增點顏面,添點底氣啊。
而與羅家和米家相比,邊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公私兩面光。
從私人角度來說,邊家大兒媳婦李秀芝有孕在身,且已經到了顯懷的階段,正需要營養滋補身子骨兒呢。
所以她和丈夫邊建功賣衣服的額外收入,就正好派上了用場。
還別看邊家是苦出身,可為了即將出生的第三代。
把這筆錢留用在兒媳婦的吃喝上,就連勤儉了一輩子的邊大爺和邊大媽都支援。
於是活魚、活雞、時鮮果品,和邊建功搞來的北極熊各類肉蛋罐頭,連續不斷的弄了回來。
那比當初羅家用糕點、紅糖、奶油、雞蛋、小米給苗玉珍補身子都奢侈。
如果只憑邊家小廚房每日的煎炒烹炸香味裡來判斷,很難相信這一家人只是平頭百姓。
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為這一家子不是當大官兒的,也得是幹勤行的呢。
從公家的利益出發,邊大媽的覺悟也相當高。
由於她認為這些衣服的銷路,是居委會全體想出的辦法。
她的那份兒推銷所得,不肯裝進自己兜裡,而是劃在了居委會的公賬裡。
這樣一來,居委會可合適了。
不但因此得以鳥槍換炮。
像那些早就不敷使用的破桌子,爛椅子,差一點就鏽漏了底兒的暖水瓶,統統換成了新的。
連邊大媽的那些老姐妹們也享受到了不少實惠。
免費茶水、肥皂、毛巾、衛生紙,是人人有份。
除此之外,每人還配備了一把全新的手電筒,甚至還有了出勤補貼。
雖然只是幾毛錢意思意思吧,可這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啊。
可滿京城找去,任憑哪一個居委會,頂多了是拿總的正職主任落點補貼。
絕沒有這種普惠大眾的情況發生。
那不用說,邊大媽的無私,讓她的威望驟然增加不少。
就這幫得了實惠好處的老太太能不擁護她嗎?能不對惟命是從嗎?
事實上,這些居委會的各路主任們不但幹勁兒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