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後,在一張張花花綠綠的鈔票往來中,在比比劃劃的動作溝通裡,他們繼續發生質的變化。
寧衛民可沒有手把手的教他們。
但他們就是極為迅速地掌握了一套跟外國人做生意的法子。
他們對計算器的使用越來越熟練。
他們漸漸明白了更外國人不能用單手劃價,人家看不懂。
甚至很快,他們嘴裡還能相當到位的,發音頗為標準的,蹦出兩個英語單詞了。
雖然不會拼寫,但能熟練應用,這真是讓人吃驚的天賦。
這說明什麼?
除了說明人的潛力無限之外,還能說明貨幣這東西具有使人腦筋開竅的功用。
千萬不要否定這一點。
因為這點哪怕對於其他的小販也是一樣的。
就拿“連長”來說吧,眼睜睜地看著外國人的錢輕而易舉地流進了寧衛民他們這些人的腰包,他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所以當寧衛民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沒有客人的空檔。
“連長”就趁著這個機會,跑到寧衛民的面畢恭畢敬的敬菸,主動提出一個要求。
“連長”說希望能從寧衛民的貨裡分出一些貨物,拿到自己的攤子上幫著也吆喝吆喝,如果賣出去,給點辛苦費就行。
對這樣的要求,寧衛民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反而頗感欣喜。
說實話,“連長”能提出這樣互惠互利的要求,實在讓他有點刮目相看。
於是他煙也沒接,就直接從一輛車上拿下來一大包絲巾,整整六十條,給了“連長”。
這玩意比較簡單,不牽扯到尺寸問題,價格也好算。
隨後寧衛民就“連長”約定。
價格就按八塊一條賣,每條給他提八毛。
當時給“連長”喜得,就跟撒歡的狗似的,美透了。
這位爺二話不說,趕緊把貨都抱回自己那兒去拆包裝。
然後把軍裝收起來一半,絲巾一條條全掛自己鐵架子上了。
就這樣,寧衛民的營業範圍得到了意外的有效擴大。
等到“連長”再一開張,成功截留了一部分外國人,達成了幾筆交易。
除了那個賣褲衩的中年女人還抹不開面子。
其他的幾個小販為了分潤利潤,沾沾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