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遠嫁到異國他鄉的新娘。
即將離開舊日熟悉的一切的米曉冉,確實會感受到前途茫茫的滋味。
她會難以避免地多愁善感起來,流一些悲冬傷秋的眼淚。
這很正常,若非如此,她也就不能算是個女人了。
但這種狀態在她身上也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後續一件件還需要忙碌的事兒,成功地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就比如說接下來的一陣子,她就被米嬸兒硬拉著,像個花蝴蝶似的天天飛舞在各大百貨商場,買這買那。
穿的用的,什麼都買,光中成藥就弄回來一大皮箱。
彷彿這次她要去沙漠中旅行。
那兒沒有商店,沒有人,沒醫院,什麼東西全都得從國內帶去。
而這,就是八十年代出國的通病。
這年頭,但凡出國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帶著大包小包出去的,主要是擔心國外的東西貴。
由於出國機會較少,國內的訊息都是以訛傳訛,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稀裡糊塗買了一堆東西。
最後往往到了國外一看……
天哪,才知道自己多傻,好些東西敢情是白買了。
尤其是衣服,國外並非想象中的那麼貴,趕上大減價,甚至可能比國內還便宜。
這件事上,米家人同樣未能免俗。
終歸人是侷限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他所處的時代,就會被周圍的人所浸染,染上和同時代的人相同趣味。
所以,雖然米曉冉也曾經極力反對過,可說了白說,根本沒用。
“媽呀,您別太過分了,買這麼老些東西幹嘛啊。漢宇都說了,美國什麼都有,需要什麼,到那兒現買最方便。”
而米嬸兒的回答就像大多數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一樣。
“傻丫頭,美國的東西多少錢?咱們這兒多少錢?我跟你說,你嫁了人就不比過去了。趙家再有錢,人家也不會喜歡個大手大腳花錢不過腦子的兒媳婦。是不是這個理兒?”
米曉冉登時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不禁為之一愣。
“那……那,我帶這麼多藥幹嘛呀?您想讓我去哪開藥房啊?”
哪兒知米嬸兒更得著理了。
“切,什麼都不帶,這些藥你也得帶著。我就不信,在美國你能買著花露水兒、清涼油兒和牛黃解毒丸兒?有備無患知道嗎?等你用的時候就不嫌累贅了。再說了,你沒看漢宇他舅啊,從美國帶過來的咖啡罐兒,走哪兒都帶著,他怎麼沒嫌累啊?一樣的道理嘛……”
別說,米曉冉還真被說懵了,徹底沒法反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