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漢語非常擅長總結和概括。
往往可以只用很簡單的幾個字,或是簡練的一小段話,就表述出很複雜的意思。
使得前人的智慧大可以透過成語、諺語、詩詞,或是順口溜等方式流傳下來,被我們的子子孫孫牢記不忘。
但這種方便其實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那就是會容易讓後輩對本應該重視前人經驗,產生自以為是的自大心理和輕忽之心。
以至於這些道理明明知道,卻因為不求甚解,很少有人真正能從中獲益。
比如說我們本土經營哲學中的名句——“和氣生財”就是這樣。
在大家普遍認知裡,只知道這話的意思是商家對主顧要和氣。
但實際上,如果只強調服務態度那就太片面了。
這句話真正含義遠不止於此,而是囊括了商業往來裡所有人際關係,都要盡力達到和諧與平衡才對。
同樣的,“一個人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這話也是一樣。
通常人們都會把這句話理解為人要有進取心,甚至是野心。
基本上是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劃個等號。
但其實不然,這句話裡的“心”,還應該包含更多的內容。
就比如說,人還要有同理心、有包容心、有公平心、有責任心……
至於寧衛民和宋華桂之所以會這麼投緣。
為什麼寄賣一事上,宋華桂會對寧衛民如此高舉輕放。
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倆對這話理解都相當到位,本質上其實是一種人。
他們對待下屬,從不摳摳縮縮。
不但會盡量給予優厚的待遇,公平的對待。
及時工作中發現下屬有錯誤,也願意儘量包容,給機會改正。
甚至他們都非常善於發現下屬的優點和才幹。
很願意給下屬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啟發,以幫助他們展現才華、創造價值。
這就是他們身為領導人最大的魅力。
為此,才會牢牢的吸引了許多忠心的下屬圍繞著他們,心甘情願為他們效犬馬之勞。
同時,另一方面,對於如何維護公司的利益,寧衛民和宋華桂也有著強烈共識。
他們絕不會為了個人私利,而做出有損公司利益的事。
對於皮爾·卡頓給予的機會,他們也相當珍惜和感激。
這不但是因為他們懂得感恩,有“食人之祿,忠人之事”的職業操守。
也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
人有能力是一回事,有沒有能夠施展能力的舞臺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最有意思的,是他們誰都不知道,他們倆還有一個極為相似的算賬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