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充足人生閱歷的她,當然懂得要用行為邏輯和客觀細節這兩把尺度去衡量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
所以儘管宋華桂的心裡已經快活了不少。
仍然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裝作不苟言笑的樣子說。
“你既然知道這件事做的欠妥,那就好。這樣吧,你這個月的獎金扣掉,算是懲罰。你願意接受嗎?”
不得不說,這個懲罰對寧衛民可是不輕。
因為他的工資已經提前支取了,現在每月能見光的收入,就是這點獎金。
以他副經理的職務,正職的待遇,兩千多的外匯券也不是小數。
這能買多少好東西啊?誰不心疼啊?
關鍵明明是為公司立了功,反而要受罰,太冤啦。
可寧衛民明顯不是這麼想的。
其實他之所以會主動跟宋華桂解釋和道歉,就因他了解一點,人都是受情緒支配的。
既然自己冒犯了一個人的尊嚴,不管有什麼合理的藉口。
也不能再指望別人還能平心靜氣的公平相待。
特別是像宋華桂這樣學藝術的女人,說她不感性,怎麼可能?
所以寧衛民表現得更加的謙遜了,也更加的隨和,一口就答應了。
“沒問題,我接受。確實是我的做法有問題。”
特別是說這話的時候,他臉上還多了一些內疚的羞澀。
絕對讓宋華桂在他的臉上找不到任何一丁點不滿和悖逆。
只是讓寧衛民意外的是,儘管他已經做得夠好了,演技很到位。
可宋華桂顯然比他想象中更精明,也更有城府。
居然緊接著就問了他一個很難回答,倍感尷尬的問題。
“哦?扣你的獎金,你真的沒有半點怨言嗎?你不是很缺錢嗎?要不然為什麼會在寄賣這種事兒上這麼上心?你開發的那些商品除了美院的,其他都是從哪兒來的?”
似乎是不在意的口氣,但直指關鍵問題核心。
而一聽宋華桂這麼問,寧衛民第一個反應就知道任何否認的話,都只能加劇的喪失宋華桂的信任。
因為宋華桂既然能這麼問了,就不會是空穴來風。
他太蠢了,完全沉浸在主掌一方小天地的得意裡,而忘記了宋華桂能坐這個位子憑的是真本事。
所以他沒法接話,完全是以沉默相對,必須得衡量清楚其中的得失才行。
而他的沉默和權衡,其實也讓宋華桂同樣很緊張。
因為這個問題其實是一種試探,如果寧衛民不能給出一點實在的東西。
哪怕他再有能力,自己今後也沒法再支援他。
說實話,宋華桂掌握的證據沒有到確鑿到可以指認寧衛民的地步,何況她也並不是這麼在意寧衛民從中撈了好處。
畢竟寧衛民乾的事兒不是損公肥私,反倒還為公司多賺了些錢。
而且她自認為也瞭解寧衛民的經濟壓力。
這種情況下,怕是任何人都會犯錯,不犯錯的才不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