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1976年的時候,京城一年接待外賓還不足兩萬人。
但到了1980年,外賓人數已經猛增至二十八萬人,住宿一下子就成為一個讓政府頗為棘手的問題。
而當時京城能夠接待外賓設施較好的飯店只有十一家,房間不足五千間。
還有部分設施陳舊,時常維修,處於超負荷運營狀態。
甚至因為一度飯店短缺,駐外的使領館給來華的外國人發放簽證時,都要先確認其到京城的住房是否已經落實。
可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對外賓的接待情況實在尷尬得很。
每一個外國客人來了京城以後,從幾號幾點來到幾號幾點離開,飯店都要掌握。
如果一旦有顧客沒能如約退房,飯店方就得想辦法把這樣的客人拉到涿州、津門去過夜。
有時候涿州、津門也住不下了,夜裡透過令函,還會調飛機把客人送到金陵去住。
再不行呢,去不了外地的外賓,就只好被安排在飯店的餐廳、會議室裡過夜了。
於是外賓們難免怨聲載道,“我們想京城、盼京城,可來了京城怎麼就睡餐廳啊?”
那想想看吧,這樣的情況,到了1982年只會惡化。
而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興辦的建國飯店,又怎麼可能不滿員?
這也是為什麼,皮爾·卡頓在京城飯店的僱員日益增多,公司規模不斷擴大。
但至今為止,租用的房間卻仍舊只租用原來的那幾間,以至於現在的公司辦公環境越來越擁擠的原因。
不是沒錢,而是因為房間少啊。
要知道,與合資的建國飯店不同。
一切仍舊以政治影響為第一的京城飯店,並不那麼在意經濟效益,也就更難以擠出空餘的房間來。
所以,建國飯店裡的“P”服裝專營店的生意那叫一個紅火啊!也就成了必然。【愛奇文學 …¥更好更新更快】
開業頭一天其實是營業額最少的。
這還賣出去三身西裝,一套女裝,四件襯衣呢。十五個菸灰缸,五個絹人兒呢。
五天之後,單天的營業額就已經從三千塊提升到了八千了,週末絕對能過萬。
平均下來,一天賣個二十幾套服裝真不在話下。
為此,窈窕淑女賽天仙,不愛紅妝愛加班,幾個姑娘都不計辛苦的為寧衛民賣力。
寧衛民當然不好意思了。
他就趁著五一節,又自掏腰包,專門從建國飯店的西點房,給每個姑娘都定了一個純奶油的蛋糕,讓她們當天取走帶給家人。
這份過節的禮物,既算是對這些姑娘積極工作態度的一種鼓勵和肯定,更是對她們無法與家人一起過節的一種歉意和補償。
同時,寧衛民還把齋宮陳列館那邊的工藝品優惠都取消了,甚至還再提了百分之五的價。
並且為節後培訓新員工做好了安排。
不為別的,東西不愁賣啊,他已經看準了,以後生意只會更火。
那能多掙幹嘛少掙啊!也必須儘快準備好充足的人手!
當然,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人需要額外去安撫。
那就是這次成功取悅了領導,並把領導留住的霍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