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14日,星期日。
這一天,當太陽照常升起,金色的陽光又漸漸照亮了古老的紫禁城。
也給那些高高的綻放在枝頭上的玉蘭花染上了一層柔和的光芒。
讓那一朵朵的白,一朵朵的粉,顯得既清透又夢幻。
只可惜京城的老百姓們,卻幾乎都對這樣的美景視若無睹。
這即是因為大家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
也是因為大家的心思,恐怕無不被昨天剛剛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給攪亂乎了。
對於這個“基本國策”所規定的,“在城市中,一個家庭只要一個孩子,農村最多要兩個孩子”,大家的意見不少,還並不能做到全無異議的接受。
除了羅廣盛這樣已經生了兒子的主兒,那不知多少家庭都在為“沒有男丁傳宗接代”的隱憂,充滿了焦慮感。
甚至就連邊大媽都在其列,很有點沉不住氣了。
要知道,她的大兒媳婦李秀芝雖然爭氣,目前已經有了孕。
可還不到日子,又哪兒能看出男女來啊!
所以既然看不出男女,老太太就沒法安生啊!
瞧趕這墾節兒吧!為這事牽腸掛肚的邊大媽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沒法說!
想想看,連她都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病。
她又怎麼去幫著街道宣傳計劃生育的精神,去給別人做思想工作呢?
哎,大約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這還是頭一次,有點羨慕農村戶口了。
不用懷疑,鑑於這條政策的受眾之廣,牽扯到了千千萬萬戶家庭的根本。
這幾天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都必然是以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解讀為頭版頭條,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報道了。
那麼可想而知,又哪兒還會有多少人再去關注生活裡的其他方面呢?
於是許多放在平時一定會引人矚目的事兒,就被掩蓋得無聲無息。
恐怕至少也得個把月過去,等到大家把注意力從計劃生育的事兒上挪開,對這件事的情緒恢復淡定,人們才會以一種猝不及防心情感受到生活的新變化。
就比如說,隨著春暖花開,持有相機的國內遊客數量在迅速增加。
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把攝影當成了個人愛好。
拍照片,幾乎於一夜之間躍升為戀人間最流行的遊玩方式。
而這背後反映出來的,恰恰是我國相關工業產生能力的大幅進步。
正是由於我國的照相機也像“三轉一響”一樣滿足了充分供應的條件,並且降了價。
照相機才會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始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