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能拿的上桌面的理由,寧衛民還用了一招只能藏在心裡的手段呢。
那就是這份兒規劃建議書,他沒有署名,也沒有直接遞交皮爾·卡頓本人。
而是單獨交給宋華桂的。
還別小看了這一條,這恰恰就是這小子最有情商,且最會做人的地方。
道理其實很簡單。
外企又怎樣啊?
外企不也是國人充當僱員嗎?
不是還得在國內經營業務嗎?
所以有些國內的規矩還是得講。
俗話說大水漫不過金山去。
既然皮爾·卡頓對宋華桂的信任無人能及。
那像寧衛民這樣一有好事就打著宋華桂旗號,就是最佳向上峰表達忠心的方法。
如此一來,宋華桂當然就不會誤解他的動機。
即使最後決定不採納他的意見,也必然領情,不會因此猜忌他、怪罪他。
可以說無論成與不成,寧衛民完全就沒有後顧之憂,反而會讓宋華桂再對他增加點好感。
咱們國人的關係不就得這麼處嗎?
誰都鄙視拍馬屁的人,但又都喜歡馬屁的味道。
如此潛移默化,於無聲無息中的薰陶,威力才是最大的。
果不其然,寧衛民一點也沒有看錯人。
皮爾·卡頓和宋華桂都不是那種眼裡只看到了錢的人。
反倒很有社會責任心,均把藝術追求看得很重,以推廣文化交流為已任。
於是僅僅時隔兩天,宋華桂便陪同皮爾·卡頓再次來到天壇齋宮。
而他們此行的來意,就是為了跟寧衛民討論那份規劃建議書的內容。
要說宋華桂的人品真不錯,居然一點都沒把功勞據為己有的意思。
她光明磊落的完全歸功於寧衛民,直接就讓他親口把想法對皮爾·卡頓全盤托出。
至於皮爾·卡頓本人,他不但是一個喜歡冒險,具有創新精神的人,而且也相當謙虛。
他確實對自己事業和成功感到自豪,卻絲毫沒有西方人自大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