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不服輸的宋華桂硬頂壓力,勇敢的寫了一封陳情信,送到了共和國最高階別的辦公桌上,由此獲得了婚姻批准。
而這便是我國第一例涉外婚姻。
當女兒出生後,宋華桂離開故土,跟隨丈夫來到保加利亞。
之後又陪著丈夫旅居法國。
皮爾·卡頓正是在宋華桂和萬曼舉辦藝術展覽上與他們偶然相識。
好心的老頭兒知道宋華桂是共和國的子民,不但當面對華夏文化表達了嚮往之意,而且出資購買了兩件展品,解決了宋華桂和萬曼面臨的經濟困局。
正是因為這樣的知遇之恩,在得知皮爾·卡頓第一次共和國之行無功而返後。
宋華桂才會接受他的聘請又回到了共和國。
然後就靠著不棄不餒的電話、寫信,騎著腳踏車到輕工部、紡織部挨個拜訪,向辦事人員尋求許可。
最終完成了無比艱難的溝通,為皮爾·卡頓辦下了相關批文。
皮爾·卡頓就此曾感嘆地說,他相信即使是沙漠地帶,宋華桂也能學會仙人掌的語言。
所以完全可以說,宋華桂就是皮爾·卡頓在共和國成就事業的最大功臣,是最讓皮爾·卡頓信任與感激的合夥人。
正因為這樣,寧衛民考慮到皮爾·卡頓不可能常年待在共和國這一點。
他就知道,其實這個女人,才是他最應該討好,處理好關係的人。
只有獲得了這位宋女士的認可,他才有可能從皮爾·卡頓身上撈著最大的好處。
果不其然,皮爾·卡頓先生對於兩個外籍教練,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他們的名字。
說男的叫塔爾多,女的叫希琳,然後就把重點放在了宋華桂身上。
老頭兒幽默的告訴大家,說宋華桂是自己的全權代表,服裝表演會的總策劃人。
她不是像自己一樣的‘老外’,和大家一樣,就是共和國的公民,性情也很好。
讓大家不要有顧慮,一切的疑問都可以向她提問。
皮爾·卡頓還專門為寧衛民和宋華桂彼此引薦了一下。
跟宋華桂說寧衛民對時裝方面很有天賦和見地,希望他能幫上宋華桂的忙。
此舉包藏著什麼樣的暗示,自然是無需多說的事兒。
至於宋華桂旁邊的那個姑娘,則根本無需介紹。
因為她一直在負責轉述老頭的英文給大家聽,誰都會知道是個翻譯。
還別說,就在寧衛民對宋華桂的默默觀察中。
讓他不得不讚嘆的是,這個女人不但氣場夠,能壓住場子。
而且待人寬厚友善,顯得很性情,搞交際確實很有一手。
像開口之前,宋華桂先展現了一個特別燦爛的笑容,才輕言細語地跟大家說。
“你們好嗎?第一次見面,認識大家很高興。你們叫我大姐就行。有關訓練方面和服裝模特方面,有什麼問題儘可以問我。”
等了一會兒,見沒人說話,她又主動開上了玩笑。
“哎呦,怎麼沒人願意理我啊?你們是嫌棄我年齡大,還是真把我當外人了?咱們可是實打實的老鄉哎!不信嗎?難道還要我問問你們‘吃了嗎’,你們才信呀……”
如此一來,大家都忍不住被逗笑了,自然而然對宋懷桂生出了好感。
而接下來,宋華又懂得用適度的誇獎喚醒,以便繼續往下灌輸概念。
“我首先得恭喜你們,你們能來這裡,足以證明你們不但外表很優秀,而且思想也是很前衛的年輕人。只是你知道嗎?雖然要你們過來,只是為了讓你們穿著服裝走走,但這是很重要,很有技術要求的工作!”
“我說重要,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急需擴大服裝出口以賺取外匯,但由於跟世界隔閡太久,我們的服裝界對西方的流行趨勢一無所知,很需要皮爾·卡頓先生帶來的最新知識。”
“卡頓先生願意幫我們做服裝設計,會把我們的面料設計成世界上人們最喜歡的那一種,這叫流行。然後由你們穿著這樣的衣服到處去給別人看,就是一種目前世界通行的服裝展銷方式。”
“我說需要這件事需要技術,不但是因為西方世界是有專業人才從事這一職業。也因為服裝模特跟一般人走路不同,模特行走時的飄逸感來自左右腿的重心轉換,同時要避免肩部晃動,要做到這些,必須改變多年養成的習慣。掌握初步技術至少需要練習一百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