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補償的協議是在協和醫院談定的。
姑娘一直說自己腳疼,於是在派出所的協助下。
寧衛民和姑娘姨媽一起,把姑娘送到了不遠處的協和醫院。
拍了個片子後,經急診科的醫生診斷,在姑娘的腳踝處發現了明顯的骨裂。
而這個時候,寧衛民已經知道受傷姑娘是外語學院在讀的英語系大三生,名叫霍欣。
另外,只憑那位姨媽嘴裡動不動就會帶出這樣的話來……
“欣欣啊,你爸媽常年在海外,把你託付給我這個當姨兒的照顧。你說你現在出了這樣的事兒,讓我怎麼跟他們交代啊?萬一他們要因為惦記你工作上一分心,再影響到我們國家的對外關係。我就更付不起這個責任嘍”。
寧衛民就能知道,這霍欣的爹媽,工作應該也是外事口兒的,而且職務小不了。
所以綜合來看,這一家子,恐怕可以稱為外交世家了。
這個霍欣,如果用三十年後的話來形容,就是一位紅色名媛了。
名副其實的千金大小姐,屬於當代的上流階層啊。
所以此時此刻,眼瞅著姑娘的腳雖未破皮肉,卻腫起老高,實在是受傷不輕。
寧衛民還能有什麼態度呀?
他也只能是自認倒黴,竭盡全力讓對方滿意了。
最終除了答應賠車、賠裙子、賠皮包、賠醫藥費和營養費之外。
在診病期間,由於霍欣沒法再上學了,不得不暫時借住姨媽家養傷。
寧衛民還要負責接送這姑娘去協和醫院治療,去學校參加重要的課程和期末考試。
總之,是要多麻煩有多麻煩。
反正只要霍欣腳上的傷一天不痊癒,他就別想卸掉這副道德枷鎖,盡興去幹他想幹的事兒了。
這不,當天看完病,霍欣的姨媽就給寧衛民派了差事。
非說不放心急診大夫的簡單診斷,一定要明天再找骨科專家做一次複查。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寧衛民連英語課都沒上。
就秉承旨意,跑到協和醫院重新掛了一個專家號。
然後又轉頭去接霍欣,要帶她做一次正式且全面的腳踝檢查。
而他的苦日子,也就從這一天開始,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用多說,既然是外事部的工作人員,霍欣的姨媽當然住在外事部大院。
具體位置緊挨著日壇中學,是三十年後改名叫做華光里社群的地方。
現在那裡的南邊是個如火如荼的大工地。
京城第一家涉外飯店建國飯店的基本雛形,已經在那裡拔地而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