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為了結個善緣,他再次誠心誠意好好謝了一番所長的指教,並且又送了所長和引薦他們認識的那位副科長一人一塊電子錶。
結果這一下,他果然讓兩個房管部門的幹部大為高興。
兩位都覺著他這人有檯面,信任感大增。
那個副科長甚至多了一句嘴,追問寧衛民有沒有辦法搞到進口家電。
因為喬萬林跟他說過寧衛民門路廣,要什麼都能搞到。
好嘛,由此反而讓寧衛民做成了兩單彩電生意。
即使沒多掙,他也把本兒拿回來,然後還和張士慧一人落了四百塊。
這不能不說,是較為意外的收穫了。
至於回去之後,寧衛民當然要把大致情況跟康術德做個詳細的彙報。
沒想到老爺子的心態倒是不錯,似乎對此早在意料之中,反倒寬慰了他老半天。
而且更讓他出乎意料的,是老爺子要把持久戰進行到底的決心,非常堅定。
老爺子居然告訴寧衛民,事兒雖然不易辦,但一定盡力爭取。
無論花多少錢,用多少時間都可以不計代價。
全套的要不回來,區域性能要回來也行。
花園要不回來沒什麼,只要那最東頭的四合院能給他養老就行。
因為那院子,就是他和宋先生一起住了將近二十年的地方,而這就是他的底線。
老爺子還放言,說只要寧衛民能辦到,別說答應過的那些東西照給不誤,就是要自己的樞府瓷都行。
這話聽得寧衛民情不自禁的大為咋舌。
因為他可知道,這樞府瓷可是老爺子的心尖子,恨不得一天看二十八回的那種。
連這都能捨了,想換那套房。
這隻能說老爺子實在是個念舊的人,真的打算為那套房子下血本兒了。
沒別的,繼續爭取唄。
不過話說回來了,其實要做的這個目標,寧衛民倒覺得不是很難了。
因為他看房管所的意思,好像只要能處理好安置問題,房子就能差不多拿回來。
那就分而治之唄,總不能所有佔據房子的人都是鐵板一塊呀?
至少對街道工廠那套四合院,他的把握就比較大。
因為他非常清楚,用不了幾年,工廠的日子就會不好過了。
在私有經濟的衝擊下,只要大工廠的倒閉潮一來。
這樣的小廠子關門,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老爺子要的雖然是古今文化協會那套。
可要是他先弄到工廠那套,不就有了置換的可能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