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就從中發現了一張闊邊兒大龍,三張光齒小龍票。
六張日版蟠龍票,四張倫敦有水印蟠龍票。
還有一整套的“文10主席最新指示”和兩套的“文1戰無不勝的紅色思想萬歲”郵票。
另外還有這兩個“文”字系列的三十多張散票,以及二十幾張解放區的散票。
是真不白來這一趟啊。
尤其因為這年頭的郵票販子還不專業,價格談得也相當便宜。
要知道,初期的郵票販子分兩種人。
一種是沒工作的,真正的閒散人員,成天都泡在這兒。
另一種是在工廠或機關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抽冷子跑來幹第二職業。
可無論是沒工作的還是有工作的,想單純靠倒賣郵票發大財的想法,那是絕對沒有的。
貪心的主兒,無非是想靠幹這個賺兩個菸酒錢,最多下下館子打打牙祭。
更多的人,其實只是想把自己手裡多餘的郵票賣出去。
然後用獲得的收益再去買自己喜歡或者缺少的郵票。
這就叫“以郵養郵”。
說起來,其實就跟喜歡養魚的古四兒,想靠賣魚賺點飼料錢的想法類似。
而以此時工資收入水平還很低,國人發了工資首先要考慮吃喝穿用的社會環境而言。
這些人每天戳在這裡,真要能賺上個塊兒八毛的,就已經很滿意了。
這既可以叫做沒見過世面,也可以說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另外,畢竟這個不正規的小市場才剛剛形成,眼下又是資訊閉塞的年代。
即使是郵票販子們,郵票知識也不夠豐富,而且都沒什麼做生意的經驗。
這又和寧衛民怎麼能比呀?
他是誰啊?
那是職業郵商!
在資訊時代倒騰了十三年郵票的行家!
不但見過的郵票可海了去了,對郵票行當的發展史全盤瞭解。
他對這行裡的人心算計,陰謀詭計同樣熟稔無比。
無論學識還是見識,甚至是手段和資金級別,都是足以碾壓這幫業餘的小魚小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