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作為京城吃“資訊業務”這碗飯的第一人,寧衛民的創富行為一樣佔盡了先機,自然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甚至由於乾的是偏門,他所獲取的利潤,掙錢的方式,也遠比當個飯館老闆更划算、更舒服。
至於說到節後的具體情況,那還真跟他琢磨的差不多。
正因為手裡有了《現代青年》這本雜誌當範例,他再去跑廣告業務就容易多了。
一些規模不算大的冷門刊物的雜誌社,態度果然鬆動了。
《散文》和《詞刊》兩本雜誌,就答應為他刊登廣告。
這樣等於十月份就有了三家雜誌社,為他的業務在全國的大江南北做推廣。
只不過人家的要求是必須一連做三期才行。
那麼兩家加一起是差不多得交八百塊,也就意味著寧衛民需要承擔較大的資金壓力。
他大致算了算,自己從古四兒幾個身上收回來二百六。
再加上前後收到了六十多封信,斂在一起有三百二三的。
而自己剛到手的一個月工資,還得用來保證日常開銷。
那麼他手裡其實能動的錢也就不到六百。
可好就好在,家裡這邊還不斷有信寄過來,這業務變現能力很強,變現速度很快。
真把廣告打出去,恐怕用不了幾天就能填上這個窟窿,
也就是說,他只把備著趟鬼市的錢拿出來暫且週轉一下也就成了。
於是這次他沒猶豫,不但乾淨利落脆地把這錢掏了。
而且還專門利用職務之便,以一個杜撰的人名“古嶽”的身份。
用每天六元的價格,包下了重文門旅館的302房間,作為能夠擺在明面上的收信地址。
只是一個月就又多了一百八啊。
這是個什麼概念?
那就是相當於米曉冉或是寧衛民的仨月的工資呢。
為此,米曉冉是大吃一驚啊,徹底重新整理了對寧衛民的認知。
因為自打她懂事兒以來,就沒見過身邊有一個人能幹這樣的傻事,願意白白扔掉這麼一大筆錢的。
是,有了這個地址,她代寧衛民收信是免得為難了,幾乎變成了可以光明正大的事兒。
可問題是這代價也太大了點。
一百八啊,真有這個必要嗎?
這筆錢如果能留手裡,買什麼不行啊?
所以她實心實意的勸過寧衛民。
說自己可以小心些,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