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一日三餐呀,早就給他肚子素得不成樣了。
也就是十天前真到了東郊垃圾場,生活水平才稍稍有所改善。
可他一樣手裡沒落下什麼錢。
因為他掙錢有自己的目的,有了錢惦記的就是跑郵局,把能花的錢都用來買了寶貝猴兒票了。
幹了十天,天天買,攢了十二張整版票。
為這事兒,康老頭意見大了,直說他腦子有病,錢都糟踐在不頂吃喝的玩意上了。
沒轍,畢竟是兩世人,這老爺子思維也有侷限,並不認可有關郵票的投資理念。
所以說起來,前世那些喝茅臺、蒸桑拿、打麻將、點龍蝦的逍遙日子都已經距離他太遙遠了。
就跟一百年的記憶似的,幾乎淡化得都快徹底消失了。
現在的他,看見盤紅燒肉恨不得能饞死,也怪可憐勁兒的了。
再說了,這年頭的一百塊含金量多高啊?
此時京城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僅為十元左右。
一個成年人幾十塊的月工資基本能養活一個三口之家。
甚至於在2010年之後,還有一位京城師範大學教授專門對八十年代出現的“萬元戶”含金量做過評估,併為此發表過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
這位教授認為隨著近三十年通貨膨脹的侵蝕,當年的一萬元,基本相當於當下的“255萬”!
若是以此標準來衡量,這1980年的一百元,至少要等同於今日的兩萬五千五,甚至可能更多。
一天就能掙到這個數,擱誰也得樂得屁顛屁顛的吧?
而最關鍵的是,錢還是次要的,成就感更為重要。
要知道,這還是寧衛民今生今世頭一次,成功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轉化成了現金收入。
這筆生意帶給他的振奮、自信、刺激、得意,完全驅散了他對於這個年代的不適感。
一點不亞於他前世掌握了把蓋銷票刮戳,修飾成新票的手藝,又第一次成功出手的欣喜程度。
說白了,情緒壓抑太久了,難得見著點陽光,自然就要燦爛燦爛。
作為一個於高階趣味基本沾不上邊的騷氣人兒。
他能剋制住自己,沒扭屁股喊“oh,yeah”就已經很低調了。
…………
出門兒容易,回去難。
寧衛民進家門的過程有點兒囉嗦,這是因為他要辦的事兒多。
第一件事兒,當然是先拎著沉重的麻袋去物資回收公司的廢品收購站去賣銅。
自從去了東郊垃圾場,寧衛民常去的,其實一直是百子灣收購站。
不為別的,雖然不想被東郊廢品站“黑”,可也得儘量就近才方便嘛。
可今天他改變了以往的規律,特意不辭辛苦,坐著公共汽車回到了前門的廢品站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