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她看來,這完全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是在雁門縣,那肯定沒說的,必定是全縣百姓和葉青一條心,這也是葉青抗旨而不死的重要原因。
可這裡不一樣,即便是他剛來就不要命的為民請命,但終究也只是一個初來乍到之人。
他葉青可以為了這一方百姓,不要命的為民請命,可這一方百姓,又能這麼快就視他為一方父母嗎?
很顯然,雖有可能,但可能性絕對不大!
至於殺朱六九的同時,還做到幫朱元璋報恩,那就純屬是難上加難了。
最起碼她馬秀英現在想不出來,這麼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馬皇后為此事犯難,朱標和毛驤也為此事犯難,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事根本就無解。
可也就在他們絞盡腦汁也為之犯難之時,葉青卻覺得火候完全不夠。
審判高臺之上,
葉青看著眼前各有議論的百姓,直接就站起身來,還走到了高臺的邊緣。
葉青朗聲說道:“寧波府的父老鄉親們,大家請聽本官一言。”
“本官之所以決定先行上奏,等待陛下聖旨到達之後再殺他們,絕對不是本官畏懼其身份。”
“而是本官想考驗一下,陛下是否真心!”
聽到這裡,場內場外加起來一萬多人,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他們只聽說過皇帝陛下考核臣工的,還從未聽說過臣工考驗皇帝陛下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說法,更是一輩子僅此一次的見聞,必須聽聽這位傳說中的葉大人怎麼說。
而對面酒樓三樓包廂裡,本來就一肚子火的朱元璋,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更是眼裡盡是震驚之色與不可置信。
下一瞬,朱元璋眼神如刀的同時,還饒有興致的點了點頭。
“伱考驗咱?”
“咱就聽聽,你要如何考驗咱?”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葉青再次朗聲說道:“陛下為了請本官當這個寧波知府,可以說是學了劉邦,不是,學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為此,陛下主動成立‘寧波特別行政府’,許本官諸多特權,本官這才感念其真誠,不遠千里赴任寧波!”
“既然如此,本官也要對得起陛下隆恩,自當為民請命,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皇親國戚,就置法度於不顧,置本官的規矩和原則於不顧!”
“所以,不論聖旨如何,他們都會在聖旨到達之後當眾伏法!”
“可如果聖旨要求本官從輕判罰他們,那就是陛下不真誠,更說明陛下主動設立的這‘寧波特別行政府’,完全就是誆本官出山的空口白話!”
“君不真誠,臣又何必事君?”
“君不真誠,本官寧願為公道而死!”
話音一落,葉青就當著所有人的面,摘下他這頂嶄新的烏紗帽。
緊接著,他只是隨意的拿著烏紗帽,就昂首大步往回走。
與此同時,葉青也就徹底放心了。
如果說他之前犯下的罪行,是強勢抗旨加殺皇帝恩人之罪,那他現在犯下的罪行,就是當眾威脅皇帝之罪。
他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只要他朱元璋敢讓他輕判這父子二人,那他就寧死不當這破知府了。
只要混在人群中的朱元璋耳目,把他葉青的言論傳回去,以他朱元璋的性格,絕對是怒不可遏的下旨不準殺。
哪怕只是個普通人,也受不了這種激將法呀!
就他這番言論,和吐人一臉唾沫,還囂張的說‘諒你也不敢打我’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