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七年春,
葉雲再次回到了李世民的身邊,卻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狂傲。
李世民淡笑道:“朕知道你贏了為何不笑,朕也知道百官於城外迎接的大禮,更是讓你羞愧難當。”
“走,和朕微服去外面轉轉,朕帶你去一個地方。”
長安城外郊縣村子裡,
李世民和葉雲,就這麼站在路口,看著眼前的悲劇。
負責送陣亡通知的官吏,拿出一塊刻有姓名與部隊番號資訊的胸甲,以及一縷用白線綁好的黑髮,交給了面前的婦女。
“節哀順變!”
李世民和葉雲的眼裡,一名瞎眼老婦,一名年輕婦女,一個半大小孩,全部哭得心肝發顫,但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李世民平靜的說道:“趙強,你的大軍之中,一個陣亡的九品校尉。”
“他沒了,就只剩下了這個瞎眼母親,年輕媳婦,與年幼孩童!”
“你想過沒有,瞎眼母親以後怎麼過,年輕媳婦需不需要改嫁,改嫁之後,你部下的兒子需不需要改姓?”
“就這家庭招贅婿?”
“又有哪種人願意入贅?”
“你走之後,朕調查過,你和雪雁早就好了,其實你可以一早就跟朕說,朕換個公主和親便是。”
“現在好了,你把你喜歡的女人搶回來了,可你讓兩萬多個家庭變成了這樣!”
回宮的路上,
李世民繼續說道:“朕知道,後世兒孫一定會有人如你這般,說朕用女人換和平!”
說到這裡,李世民只是釋然一笑道:“朕不在乎,朕既然當得起這個皇帝,就受得了百年之後的美名與罵名!”
“朕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權衡利弊,用一個皇室宗親女子,換萬千女子的笑顏,朕覺得划得來,就這麼簡單。”
“有的仗必須打,有的仗能不打就不打!”
“漢武帝可以說大漢朝永無和親,那是因為他爹和他爺爺用和親,換來了兩代人的積累啊!”
“小子,對外不能一貫用強,還要學會軟硬兼施!”
“在你眼裡,朕是用女人換和平,可在朕的眼裡,這就是門當戶對的親事,五姓七望是如此,大唐與吐蕃亦是如此!”
“因為大唐兒郎上不去高原,朕才與他們和親,可你見過朕和那些一打就國滅的小國和親嗎?”
“他們不配!”
葉雲聽到這裡,也是似乎明白了什麼。
那便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他不能用後世的穿越者思想,去要求這個時代的李世民。
也就在葉雲如此思索之時,李世民又背對葉雲道:“松贊干布贊普投降了,但依舊請求結親,朕依舊會答應。”
“他還請求派遣有學之士,教授他們《詩》與《書》,你去教他們,為期三年,不得用武!”
“這三年的時間裡,你就是一個不懂武功,也不懂兵法的大唐博士!”
“這是朕給你的旨意,也是你的師父給你的命令!”
“朕要讓你明白,萬事不能只有武功沒有文治!”
“心胸寬廣一點,朕就是要我華夏文化傳播四海,讓這天下都認可我華夏文化,讓這天下都知道‘唐人’!”
“完成使命,朕賜婚你與雪雁郡主.”
以靈魂狀態存在於此的大明葉青,看著眼前的李世民道:“師父,陛下,唐人街已經遍佈天下!”
貞觀十八年春,
葉雲以文官的身份,跟隨新的‘文成公主’進入吐蕃,併成為了吐蕃貴族子女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