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元話音剛落,手就放在了朱元璋親賜戰刀的刀柄之上!
韓宜可和蔣瓛看著這一幕,雖然知道這只是鄭士元詢問事情的一種方式,但也不自覺的起雞皮疙瘩。
黑無常的外號,可不是隨便叫的!
但凡有點心虛的人,只要被他這麼一嚇唬,就算心理素質再好,也會或多或少的有心虛的表現。
可面前這位柳大人,不僅大方承認自己是幫兇,還一點心虛害怕的表現都沒有。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現,只能證明在他看來,他幫著葉青偷逃農稅,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而這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認為偷逃農稅,不僅無罪,還反而有功!
也就在站在邊上的蔣瓛看著柳文成,那犀利的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期待之色的同時,柳文成便再次開了口。
“鄭大人說得極是,因為下官以為,葉大人此舉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在下官看來,這件朝廷認為罪大惡極的事情,卻是利國利民,唯獨不利己的大好事。”
鄭士元三人對視一眼,便默契的點了點頭,然後就示意柳文成坐下慢慢說。
終於,隨著柳文成的落座,現場的氛圍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柳文成開口道:“二位欽差大人,雁門縣知縣葉青,實乃千古無二之大才,他竟然研造出畝產達到六七百斤的新稻種,並於去年開始集合全縣之力種植!”
“其實也不僅是雁門一縣,下官也讓轄下適合種植水稻的州縣,都種植葉大人研造出來的新稻種。”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當即眼前一亮。
無疑,這是一個朝廷全然不知的訊息,也是朱元璋這個兩次微服雁門縣的人不知道的訊息。
韓宜可相對客氣,但也嚴謹問道:“那依柳大人的意思,你太原府的州縣官員,包括你自己,都幹著偷漏農稅的事情?”
柳文成只是淡然一笑道:“如果二位大人知道我們這麼做的原因,還認為我們是在偷漏農稅的話,那就算是吧!”
鄭士元皺眉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算是這種說法?”
“還請柳大人直接說明原由,是非功過,陛下自有聖斷!”
柳文成點了點頭之後,也就不再賣關子,繼續說道:“其實,自下官知道葉大人的治世方式有奇效之後,就讓我太原府各州縣主官學習效仿,只是官員良莠不齊,天賦也不盡相同,雖然比起以前都有所進步,但比起雁門縣還是差得很遠。”
“也因此,其他州縣根本做不到像雁門縣這樣,一次種植就是十萬畝,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以前的產量可以比的。”
“如果不是北方氣候導致我們只能種植單季稻,年總產量還能再翻一倍!”
“可就算是有這諸多的不足,我太原府的糧食總產量,也是一個相當嚇人的數字!”
“扣除上繳朝廷的農稅,和我太原府市場所需,以及農戶必要自留,所剩下的糧食,也就是朝廷認為‘偷漏的農稅’,足以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
鄭士元三人聽到這裡,也是同時面露驚駭之色!
裝滿十二個大型糧倉這句話,可就當真是讓數字活了過來。
不僅是明朝,歷朝歷代為了方便計算統計,都對官辦各類倉庫建築,有規格資料要求。
大中小型糧倉、兵器庫、火藥倉等,分別代表多少容量,都是一個死的資料!
他們三人雖然都不是戶部吃專業飯的官員,並不知道具體的資料,但也知道那一定是一個超出他們想象的數字。
想到這裡,三人的面色也同時變得嚴肅了起來。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他柳文成接下來說的話,不能把偷漏農稅這個罪名成功摘除的話,太原府的官員絕對要被清洗乾淨!
也就在鄭士元三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時,柳文成又再次開了口!
“這十二個大型糧倉已經建好,糧食也已經全部進倉儲存,倉房命名‘戰備糧倉’。”
“對應的十二個‘備災糧倉’,以及十二個‘變現糧倉’,也已經選址完畢,並開始動工。”
“葉大人的意思很簡單,如此巨量的糧食上繳朝廷,朝廷也做不到,保證全部用在刀刃上。”
“用來當做軍糧,軍需官要吃一口,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