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又不知道他是朱元璋,只知道他是一個當過朱元璋親兵,娶了馬皇后族妹,還可以和朱元璋說得上話的皇商。
如果他葉青是這麼個身份的話,他也會把朱元璋視為再生父母,視為頭頂上唯一的一片天。
如果有人敢在他的面前罵朱元璋,他一定衝上去就玩命!
可眼前的郭老爺卻強忍怒火,還笑著附和他葉青,罵自己的大恩人!
他這是為了什麼?
他只是為了替朱元璋拿到解決之道,然後想辦法去提醒朱元璋。
能做到這一步,足以證明他朱元璋沒有看錯人,這郭老爺當真是知恩圖報的大忠之人。
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如果他葉青不著急著回家,還真能和他交個朋友。
想到這裡,葉青也只是笑著拍了拍面前郭老爺的肩膀道:“其實,本官也相信,陛下的初衷是好的。”
“本官也可以保證,陛下絕對不會有剝削百姓的想法!”
聽到這裡,朱元璋直接就愣住了。
這人怎麼回事,這是要玩‘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糖’之計?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開始了他最擅長的察言觀色,但他卻發現葉青此刻的眼神之中,只有真誠二字。
正如朱元璋從葉青的‘心靈之窗’之中看到的一樣,葉青這一席話,絕對發自肺腑。
葉青之所以敢保證朱元璋絕對沒有剝削百姓的想法,只因為他知道,朱元璋是對百姓最好的皇帝。
他現在還記得相應的史料!
史料記載,朱元璋在洪武中後期,頒佈了許多直接利益百姓的政策。
朱元璋對天下的老年人都施以尊重,他頒佈詔書和法令,要求每個地方都必須善待老人,不僅如此,他還要縣衙官吏定期送米麵衣物去看望慰問老人。
朱元璋唯恐執行不力,還多次叮囑禮部尚書,必須要以皇帝的名義,多次重申這項政策。
他為了讓在家養老的老年人有人照顧,還在洪武七年初規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令一子侍養,免其差役。”
這句官方行文的意思,就是為了讓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更好的安度晚年,國家允許老人的一個兒子免於服役。
對於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朱元璋也要求不能只給精神表揚,還必須給予衣布金錢等物質獎勵。
不僅如此,朱元璋在中後期還興辦免費養老院、免費醫署和免費公墓。
最讓葉青驚訝的是,朱元璋竟然還在洪武中後期試驗過‘保障房’政策。
他命令在應天試點,在郊外修築公房,並安排無家可歸者居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免費福利公房。
就憑這些利民政策,他葉青就可以負責任的說,朱元璋時代就是古代社會福利最好的時期!
真要說起來,他雁門縣的這些福利政策,還部分參考了朱元璋中後期的福利政策!
一個百忙之中還有心辦這些事情的皇帝,又怎麼會發自內心的想要剝削百姓呢?
可以說他在寶鈔政策上的失誤,是因為他書讀得少,缺乏經濟知識的緣故。
畢竟是泥腿子出身,知識與見解,始終是他的硬傷!
也就在葉青想到這裡之時,
朱元璋又滿眼期待的問道:“葉大人,你真的相信陛下從未想過剝削百姓?”
葉青只是堅定的點了點頭道:“當然相信,陛下出身於寒微,自然知道寒微之苦,他是不會幹這種事情的。”
“本官之所以這麼說,只是想說明一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