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雨珠“噼裡啪啦”地砸下來,很快便勢同瓢潑,連同窗外的景物,也隨之變得模糊不堪。
“小江——”
張大帥同樣在看這場疾風驟雨,忽然開口道:“最近多留意留意省城的情況。”
江連橫一皺眉,卻問:“大帥,具體是指?”
“奉天的鬼子越來越多了,估計以後還會更多。”張大帥喃喃自語道,“要是有一天,奉天的鬼子比咱們的人還多,那奉天就不是奉天了。”
江連橫雖然一知半解,但也自然聯想到了東洋僑民。
將近二十年來,小東洋移民到關外的人數,始終在穩步增長,奉天百姓對此都有切身體會。
不過,形勢還遠遠談不上嚴峻。
張大帥先前從未提過此事,今天既然提了,必定有所緣由。
“奉天人數還是太少,省府打算在關內開幾個‘移民站’,直魯豫津,多招些人來咱東北,小江,你懂我的意思吧?”
江連橫立刻聽出了弦外之音。
幾十年來,“闖關東”的浪潮從未停歇,但多半還是發於民間自願,來的都是逃荒的災民。
如今,省府卻突然出面牽頭,鼓勵民間“闖關東”,再加上老張先前所言,必定是東洋僑民不久以後,將迎來一次人數暴增。
為什麼?
江連橫不禁聯想起方才那幫東洋使團。
儘管只是無端的猜測,但他還是堅信,用不了多久,奉天城裡的小東洋,恐怕會越來越多。
於此同時,伴隨著“闖關東”人數激增,省城裡的同鄉會勢力,也可能隨之增強。
江連橫立刻警惕起來,趕忙點頭應道:“大帥放心,有什麼情況,我隨時反映。”
“行,就這,沒啥事兒就回去吧!”張大帥無精打采地擺了擺手。
江連橫應聲告辭。
離開辦公室,走到大門外時,才發現雨勢已經大得不成樣子。
大雨隨同風勢,一陣一陣地拍下來,下得滿地冒泡,積水橫流,淤泥滿目。
江連橫靜靜站了一會兒,警衛員忽然走過來,遞上一把黑傘。
“江老闆,這傘你拿著,是大帥讓我送過來的,要是不著急的話,就在這多坐一會兒,等雨停了再走。”
“哦,多謝,我車就在外頭,先走了。老弟你抽菸。”
江連橫拍給警衛員一包萬寶路,旋即接過雨傘,撐開,“啪嗒”一聲,踩在溼漉漉的臺階上,緩步離開大青樓。
這傘著實不小,十八股鐵籤支撐,就算再裝一個人,也顯得綽綽有餘。
可是,雨乘風勢,越下越大,一把傘畢竟護不住全身,眨眼間,衣褲便洇溼了一大片。
行至中庭,忽有勁風襲來,只見那傘猛烈震顫,頓時逆翻上去,鐵籤傘骨立即折斷。
瓢潑大雨撲面而至,澆得江連橫狼狽不堪,再看那軟趴趴的雨傘,明明擋不住風雨,卻又丟不得,便只好拿在手裡,頂著大雨艱難前行。
他快步穿過花園,奔向帥府院門,其身影漸漸遠去,只在泥地上留下一排注滿雨水的腳印。
腳印旁邊,正是一處花壇階下。
地面上,是成千上百隻垂死掙扎的螻蟻,方才的蟻穴早已毀於一旦,似乎一切都太遲了,而那隻蟻后,竟也不知所蹤……
(本章完)
館